承天寺
承天寺地处仙游县郊尾镇染厝村东南隅山埔。共占地3亩。寺前远山森列,寺周田畴千亩,山青水秀,风景旖旎。
明崇祯元年(1628)由监察御史林兰友倡建,封侍御史林日章舍地,惠安山后村王忠孝捐资兴建,座北朝南。现为二进,有中门、主殿、厢房,建筑面积460平方米。据说鼎盛时,僧众多达五百人。崇祯皇帝朱由检赐“圣旨”木匾,浮雕九龙盘旋。寺前铺设官道百米,过往官民到此一律下马。民国初年毁于兵燹。
1912年由林日章侄孙林炅重建,释慈焰住持,1955年盛仁尼师为住持,染厝大队重建并借用办农场和医疗室。“文革”中寺院被破坏,圣旨匾被烧毁。为祈安求福慧灯复明,1999年当地檀信踊跃解囊,慷慨捐资,由尼师净意住持翻扩建。
规制仿莆田广化寺大雄宝殿建筑,呈倒“凹字形,单檐抬梁式悬山顶,五开间单进,垂莲斗拱翘角,砖混仿木结构。大门三扇开,宽达6米。前外壁以白青石镶嵌,高5.8米,长13.6米。大门顶悬挂着“承天寺”、大雄宝殿”二块匾额,左右隶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“庄严国土,利乐有情”题词。大门楹联是古篆体漆金字:“随顺诸佛真实教;增长众生清净心”。大门双边墙壁上还镶嵌诗词格言、历史典故石刻数幅。主殿大厅面积280平方米,厅内三对高达5.8米的大理石石柱上镌刻的楹联对仗工整,音韵和谐,并具佛理禅机。大殿中供奉的释迦牟尼金色佛像高达4.6米,体态端庄,面容慈祥,结跏趺坐于莲座。各神龛前护栏、香案、神桌等均漆金浮雕,金碧辉煌,庄严肃穆。整座承天寺梁檩、斗拱、雀替等皆彩绘一新,色彩斑斓。左右厢房是三层楼,厢房分别为“智慧门”和“解脱门”,仿明末清初的建筑风格。主殿前有上下两埕,下埕分别是斋房和功德堂。